新竹縣將建置四百個空氣品質感測盒
依縣環保局的說明,其中兩百個是現有的更新,再兩百個是新布建,預計年底完成,民眾上網隨時可看到數據;感測溫濕度風向速之外、最主要是懸浮微粒和揮發性有機氣體。分布地點主要是工業區、交通繁忙區、燒稻草熱點區、民眾常抱怨區等等。
我們在會中提了幾項建議——
一、未來希望能再增加建置;建置地點的選擇,要先和地方人士商量。
二、臭味也是民眾困擾的來源,但是和懸浮微粒及揮發性有機氣體不必然有正向關聯,希望未來能有針對性設計的設備。
三、目前這只能當參考,不能直接作為開罰依據,這點希望未來能克服,因環保局稽查員要針對空污採樣,有時不順利,畢竟是要收集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
四、這些資料可以讓環保局在沒有民眾報案或民眾報案前就針對異常狀況主動稽查,但如果稽查員不夠(特別是下班時間的稽查員),處理民眾報案都常讓民眾等很久,則也談不上額外主動稽查什麼。